協助建立商標、品牌、名片、包裝等形象設計,集結設計菁英,服務專業安心交付

法西納設計有限公司

© 2024 Fecina Ltd.

From Graphic to Visual Experience Designer: A Quick Guide

從平面設計師到視覺體驗設計師的完整指南

  • 4 likes
  • 2025.04.11
  • 57 looks
從平面設計師到視覺體驗設計師的完整指南

在數位時代的浪潮下,「平面設計(Graphic Design)」與「視覺設計(Visual Design)」之間的界線已經不再只是字面上的細微差距,而是兩個截然不同卻相輔相成的領域。對許多平面設計師(Graphic Designer)而言,若想在新科技環境中找到更高層次的定位,就必須擴充設計思維與能力,朝視覺設計或視覺體驗設計師(Visual Designer)方向前進。本文將深入探討二者的差異與連結,並提供從平面設計師進階到視覺設計師的實用建議,以期幫助你在職涯或專案規劃上取得突破。

 


 

一、前言:從「平面設計」到「視覺設計」的浪潮

隨著網路與行動裝置的普及,設計師的角色與工作內容也出現了重大轉變。過去,平面設計多以印刷、靜態視覺為主,透過排版、字體、圖像、色彩等要素達到美感或品牌傳達的效果;而在數位世界裡,使用者體驗(UX)和互動性變得至關重要,促使「視覺設計」一詞開始受到廣泛關注。視覺設計師除了要兼顧「好看」,更需要確保「好用」,結合介面設計(UI)、用戶測試、技術實現等多層面考量。

當平面設計師跨足視覺設計領域,就意味著從原先的「單點美感輸出」延伸到「全方位體驗」的思維。若你正考慮此轉型,或想進一步瞭解平面設計與視覺設計兩者的異同,以下內容將帶領你從核心概念到實際操作,一步步深入探究。

    

 


 

二、何謂平面設計?深入理解 Graphic Design

平面設計的主要範疇

「平面設計」是一種以靜態畫面為核心的視覺溝通方式,運用色彩、排版、字體、圖像、插畫等元素,來完成廣告、包裝、海報、品牌識別(CI/VI)、出版品設計等專案。其目標在於透過創意的視覺呈現與布局,將信息有效地傳遞給觀者。無論是實體印刷還是數位海報,平面設計師的能力始終離不開「美感」與「資訊表達」的平衡。

 

平面設計師的核心技能

● 視覺美感:對構圖、配色、字型運用有高度敏銳度。
● 排版技巧:能夠有系統地在有限的版面中安排文字與圖片。
● 品牌理解:掌握 Logo 與品牌識別的延伸應用。
● 溝通協調:與客戶或行銷端討論需求,並依據訴求來設計。
對平面設計師而言,最終成果通常是一次性、靜態的輸出,例如印刷品或數位圖像檔。一旦設計定稿並交付印製,後續的調整餘地往往有限。

平面設計在數位轉型時代的局限

雖然平面設計仍然是行銷與宣傳的關鍵一環,但在使用者越來越依賴網路與行動裝置的環境中,只懂得靜態視覺的設計師往往會感到力不從心。數位介面需要更多互動思維、即時回饋與系統性的規劃,這些都與傳統印刷或靜態輸出的邏輯大相逕庭,也因此引發了許多平面設計師「升級」專業技能的需求。

 


 

三、視覺設計的崛起:何謂 Visual Design?

  • 視覺設計不只是一種風格,而是一種體驗

視覺設計(Visual Design)往往被視為「數位版的平面設計」,但實際上它強調的重心不只在「好看」,更在於建立一套「好用」且「一致」的介面與體驗。視覺設計師必須參考用戶流程、品牌定位、功能需求、技術可行性等多重面向,最終的設計成果是讓使用者在數位平台(如網站、App、各式螢幕)上,能直覺地操作並感受到流暢的視覺氛圍。

 

  • 視覺體驗設計師的角色定位

在許多企業組織裡,視覺設計師也被稱為「視覺體驗設計師」。因為他們不單單負責「畫面」,還要考慮到介面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邏輯。例如:按鈕顯示在哪裡比較符合使用習慣?字體大小是否在行動裝置上具備可讀性?顏色與品牌視覺識別是否能傳遞統一風格?這些都是視覺體驗設計師每天面臨的課題。

 

  • Material Design 的重要性

提到視覺設計,就不能不談 Google 推出的 Material Design。它提供了一系列的設計準則與介面元件規範,從色彩運用到按鈕樣式,甚至包含動畫與排版原則,都有明確的建議。對於初次進入視覺設計領域的設計師而言,Material Design 不僅是「教科書」,更是一種能迅速和業界接軌的工具,幫助你在網頁或 App 專案中,快速度過「無從下手」的陣痛期。

 


 

四、為何平面設計師想轉型做視覺設計?

  • 數位化趨勢帶來的龐大需求

隨著各行各業加速網路轉型,企業對網站、手機應用程式、電子商務平台等的需求激增。能同時兼顧視覺美感與介面使用性的「視覺設計師」自然成為搶手人才。與此同時,平面設計若僅停留在印刷或單向輸出上,未來的成長空間相對有限。

 

  • 更多元的職涯發展與薪資回報

平面設計師若能拓展技能至視覺設計,在職場上的彈性與競爭力大幅提升。尤其在科技產業、創新新創公司或國際性企業裡,「視覺設計師」往往能獲得更高的薪酬與更全面的專案經驗,因為他們同時掌握了品牌表現力與數位產品的用戶體驗。

 

  • 更豐富的作品集與設計價值

平面設計作品集大多展示海報、插畫、品牌形象等,若能再加入網站或 App 的完整視覺設計案例,將顯著增加作品集的說服力。雇主或客戶能一眼看出:你不只會做出美觀設計,還能考量使用者操作及商業目標,這正是現今市場最需要的「綜合型人才」。

 


 

五、轉型之路:平面設計師如何進階成為視覺設計師?

  • 建立 UI/UX 基礎認知

無論是介面設計(UI)還是用戶體驗(UX),都是視覺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。建議先透過線上課程、書籍或工作坊學習基礎的 UX 流程,如資訊架構(Information Architecture)、使用者流程圖(User Flow)、線框圖(Wireframe)等。當你理解使用者如何與介面互動,也就更能在後續的視覺設計中做出合理且友善的排版。

 

  • 善用 Material Design 與設計系統

Material Design 猶如一部設計字典,能在你遇到疑惑時提供解答。例如,按鈕應該保留多少邊距?字體等級如何區分標題、副標、內文?若想讓你的介面設計同時符合趨勢與可用性,不妨先照著設計規範與範例一步步落實,再逐漸加入自己的創意或品牌元素。

 

  • 練習互動原型與快速迭代

平面設計師大多習慣一次將靜態畫面做得完美,但在視覺設計領域,許多專案需要「快速原型」來進行使用者測試與反覆迭代。建議學習 Figma、Sketch、Adobe XD 等常用工具,嘗試把你設計的畫面串連成能互動的原型(Prototype)。從中體會使用者操作邏輯,以及如何根據回饋調整設計。

 

  • 學會與前端工程師、專案經理溝通

視覺設計師經常需要與工程師、專案經理合作,協調設計與功能的平衡。你或許會被告知某些互動特效無法實現,或者某個元件位置會影響系統性能。面對這些狀況時,溝通與協商能力就變得尤為重要。建議對基礎的前端知識(HTML、CSS、JavaScript)有所瞭解,至少能與工程端對話順暢,也能在規劃設計時更貼近技術限制。

 

  • 整合設計成果與商業目標

在視覺設計領域,單純的「美感」遠不足以說服決策者,你需要將設計決定與商業目標結合。例如:某個按鈕放在首頁是為了提升轉換率(Conversion Rate),某個色彩運用是為了呼應品牌印象並加深用戶記憶。只有當設計能為產品或企業創造實際價值,才能獲得更高的認可。

 


 

六、面臨的挑戰:思維、技術與協作

  • 思維上的轉換

平面設計師若一直停留在「完整畫面」的概念,就可能無法充分考慮數位介面中區塊化設計(Component-based Design)與多裝置適配(RWD)。視覺設計更強調模組化、可延伸性與彈性,而非一次性的固定版面。因此,必須調整過去的排版與架構思維,嘗試將介面拆解成一個個「組件」,再依據需求與使用情境組合。

 

  • 資料驅動決策

在印刷品領域中,「是否成功」常靠主觀評價或市場反應來判斷,而視覺設計則可以透過 A/B 測試、使用者行為分析(如點擊熱圖、跳出率)來獲取更客觀的參考依據。對習慣憑直覺創作的平面設計師而言,學會閱讀數據、採納客觀證據來優化設計,將是一大轉變。

 

  • 團隊協作與迭代

視覺設計往往需要多次檢驗與修改,才能找到「最有效」的解決方案。這意味著你要不斷與 UX 團隊、產品經理、工程師或客戶來回確認需求,並根據回饋或技術限制進行調整。若以前在平面設計階段,你對改稿感到抗拒,現在就需要更開放地面對迭代過程,把它視為讓作品更完善的一部分。

 


 

七、構築「平面 × 視覺」的完整作品集

當你開始嘗試將平面設計的創意技巧,融入到視覺設計的介面規劃與使用者體驗中,就能為作品集注入「跨領域整合」的強大賣點。以下為一些整理建議:

● 專案背景:說明此專案的目標與受眾,為什麼需要這樣的設計。
● 設計流程:展示從需求探討、線框草圖、原型製作到視覺定案的思考軌跡。
● 技術與限制:若有與工程師或客戶討論的過程,可稍作紀錄,顯示你如何因應。
● 最終成果與成效: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最終視覺,並附上測試或數據佐證。
● 反思與精進:若上線後有發現需要改進之處,可以分享後續優化計畫。


透過上述方式,潛在雇主或客戶能更清晰地看到你思考問題的深度,以及你如何將「平面設計的美感」與「視覺設計的體驗意識」相融合。

 


 

八、結語:平面設計是基礎,視覺設計是延伸

在數位環境的變革下,「平面設計」仍然重要,卻已不再足夠。視覺設計師必須同時擁有美感、使用性與邏輯結合的能力。在面向使用者時,不但要讓人眼睛一亮,還要讓人操作流暢、資訊清晰。


如果你是平面設計師,想在職場或專業領域中開創更寬廣的可能性,那麼「視覺設計」便是你的下一步。透過學習 UI/UX 的核心概念、熟悉 Material Design 等設計系統、掌握互動原型製作與跨團隊溝通,你能在快速演變的數位浪潮中站穩腳步。最終,你將成為一位兼具「平面美感」與「數位體驗」的綜合型設計師,在市場上擁有更高的競爭力。


期待本篇指南能為正處於轉型猶豫的你提供明確的方向與執行方法,也希望你能在「平面設計 × 視覺設計」的交會點上,創造出更多令人驚艷的作品與價值。設計的世界無窮無盡,只要你願意突破現有框架,不斷精進,便能在未來的專案中持續發光發熱!